8月28日,云南省顶级规模的“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一体化新能源集群项目建成投产。该项目投资近200亿元,通过将楚雄片区光伏电源、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建设,实现了电能的智能化管理和高效利用,确保清洁能源的最大化吸收和最优化配置。
源网荷储一体化是一种可实现能源资源最大化利用的运行模式和技术,通过源源互补、源网协调、网荷互动等多种交互形式,从而更经济、高效和安全地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动态平衡能力,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路径。
源网荷储一体化方案如何设计,项目发展面临哪些挑战,2024工业综合能效大会上,中国能建韩迪主任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方案及案例分享》PPT将为大家解答以上难题。
源网荷储一体化是一种包含电源、电网、负荷、储能配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电成本,提高供电安全性,实现能源多元化,推动电网智能化。
增加能源消纳能力:灵活调整能源消纳,降低对电网的影响,提高电网容纳能力。
提高用电经济性:优化电力供应方案,避免用电高峰时段高电价,降低用电成本。
提高供电安全性:使得电力系统灵活性更好可控,应对突发情况和灾害,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区域(省)级:建设大型新能源基地,配套储能系统,通过特高压输电网络向负荷中心输送电力。
市(县)级:建设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和微电网,实现区域内的能源平衡和优化配置。
园区(居民区)级:建设交直流混合微网,实现园区或居民区内的能源自给自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北京房山区智慧工业园区项目是“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典型案例,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和创新模式,实现了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目标,为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了经验。
项目位于北京房山区,占地面积约1110亩,具备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结合公司特点,将“源网荷储”、“交直流混网”及“低碳能源管理系统”有机结合,打造了房山区首个“基于源网荷储的交直流混网智慧工业园区”项目。
物理层:包括4.2MWp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1.5MW交直流混合微网系统(包含直流充电桩、直流照明等负荷)、4MWh防爆储能系统等。
应用层: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低碳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园区的多层级、智能化管控。
交直流混合微网架构:支持新能源和储能系统可靠接入,提升园区绿电使用占比,供电方式灵活多样。
核心输电装备:研制了基于国产化IGCT-PluS的柔直换流阀、DAB型直流变压器以及双极型直流断路器等核心直流装备,为“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应用提供装备支撑。
低碳能源管理系统: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虚拟场景和实际场景同步运行,对园区全场景进行实时管理和监控。
孪生共建技术:实现对交直流混合微网系统来进行数字化同步建模,提高园区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多变量优化技术:基于天气数据预测光伏发电量,优化储能系统和设备投切策略。
机器学习技术:基于大数据算法,建立多目标优化调度策略响应模型,实现收益最大化。
节能减排:光伏系统实现绿电占比近30%,节约电费380余万元/年;交直流混网累计节煤约3592吨,减碳量约8864吨;直流照明实现节能约70%。
安全生产:具备对用电异常、漏电等情况做实时监控和预警;对生产安全问题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对火灾等危险情况做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了园区运行的安全性。
挑战:组网设备成本高,尤其是直流组网设备成本;多个投资主体间运营模式及利益协调问题;投资所需成本与收益回报问题;系统搭建不完整,存在新能源弃用等问题。
展望:推动电力现货市场的建立及配套的系统管理方法;明确电力计价机制;探索多种运营模式,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
“源网荷储一体化”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方向,虽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但未来发展前途广阔。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政策支持,相信“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为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储能配置要求:不少省区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有储能配置要求,增加了项目投资成本。
运营模式及利益协调:多个投资主体之间有运营模式及利益协调问题,需要探索有效的合作机制。
电力现货市场:推动电力现货市场的建立及配套的系统管理方法,为源网荷储项目提供更多市场机遇。
技术创新 持续推动交直流混合微网、储能系统、数字孪生等关键研发技术,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效率。
商业模式创新 探索多种运营模式,例如虚拟电厂、电力需求响应等,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
韩主任的这份PPT详细的介绍了源网荷储一体化方案的概念、优势、实施模式和案例,并以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的智慧工业园区项目为例,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果和经验。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希望能为想要了解和学习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的小伙伴提供参考。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