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虎国际lehu9888专业生产机械格栅、叠螺机、砂水分离器、刮吸泥机等环保产品,厂家直销,保质保量,欢迎来电咨询。
全国咨询热线:18921293237
工程案例
联系我们

【 微信扫码咨询 】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程案例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综合分析

时间: 2024-08-14 08:03:06 来源:工程案例

  近三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检察机关立案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共107件,占同期立案总数的39%。其中贪污8件,行贿2件,受贿97件。随机抽取其中54件受贿案件,通过评阅案卷、同职务犯罪服刑人员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做出详细的调查,综合分析发现,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呈上涨的趋势,一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明显问题专项治理,建立完整工程建设领域权力制约和监督长效机制刻不容缓。

  一、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一是从发案情况看,呈现“涉案领域广、环节多、金额大”的特点。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几乎遍及所有工程建设领域,在高架道路工程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信息基站建设、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拆迁工程补偿、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建设等领域均有职务犯罪发生。工程建设项目在立项审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工程设计、工程发包和转分包、招投标、材料设备置购、施工管理、工程建设项目变更和追加、工程监理和质量验收、工程款预付和结算等所有的环节,都存在职务犯罪。在调查的54件案件中,均为大案,其中10万至50万元的案件37件,50万元以上的案件12件,涉案金额总值高达8000余万元,有的单笔贿赂就达100万元。

  二是从犯罪主体看,呈现“在职领导多、关键岗位多、大学以上学历多”的特点。犯罪主体多为工程建筑设计企业的领导和相关环节的主管、经管、监管人员,在调查分析的54起案件中,涉案人员副处级以上干部占12.5%,科级干部占68.8%,科员级干部占18.7%。犯罪嫌疑人均为大学专科以上文化,其中拥有硕士、博士学位占11.5%。

  三是从犯罪行为看,呈现“频繁作案、多头行贿、手法隐蔽”的特点。在调查分析的54件案件中,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由大多分布在在受贿犯罪。受贿人平均受贿18.5次,其中最多的是87次,最少的也有8次;两次受贿时间间隔最短仅隔1天;持续受贿4年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68.7%,受贿期间最长的达17年。行贿人员为打通所有的环节,对有关人员分别实施行贿,导致工程建设领域每个环节都易滋生职务犯罪。有些职务犯罪案件涉及多个地区和部门,往往“查处一案、带出一窝、引出一串”。在抽查的54起案件中,窝案串案有17件,占调查案件总数的31.5%。为规避风险、逃避查处,有的单位私下将工程投资总额拆分到国家规定的限额以下;有的单位故意不进行招标;有的工程建设领域公开招投标流于形式,逐步演变成公开串标。二、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原因一是权力过于集中,监督制约不到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对施工公司实施有效监督,而权力过于集中,又导致监督制约流于形式。首先,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投资体制因素是诱发工程腐败犯罪的体制性因素;其次,工程指挥部临时建立,分工制约难以形成,基本没监督制约机制,在调查的案件中,43件案件存在监督缺乏或就没有监督的情况,占调查总数的79.6%。再次,权力监督不到位,工程建设虽然一般实行筹建班子集体负责制,但实际上还是掌握实权的个人说了算,一些职能部门虽然参与监督,但面对涉及专业相关知识的工程建设,难以充分的发挥作用。

  二是规范缺乏刚性,程序制约难奏效。有的工程建设缺少对重要部位、关键环节的程序控制,导致一些不法分子任意为之。有些项目单位主管行政领导或责任人直接参与编制招标文件、投标资格预审、组织评标和确定中标人,造成身份不明,利益不清;有的以节约资金为由,简化公开对外招标应有程序,与投标人搞幕后交易;有的负责标书制作的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人员或少数知晓标底的实权人物,随意透露标底,如南京市某办公大楼土建工程,江苏某公司向造价咨询部赵某行贿3万元,获得标底数据后成功中标。

  三是转型矛盾突出,不良风气助腐败。目前行业垄断、地区分割现象都会存在,导致市场体系分散,缺乏公平竞争机制。为了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一些个人和建筑单位不惜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感情投资”,这为贿赂犯罪提供了土壤。如某投标公司明文规定:“谁承接销售代理业务,谁就可以拿到销售代理费特殊的比例的提成”。这一些企业的内部规定也助长了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风的盛行。

  四是理想信念坍塌,内部管理隐患多。有的嫌疑犯心理严重失衡,觉得自身得到的少付出的多,收点钱理所当然;有的嫌疑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别人收钱都没事,自己也不会有事,有些甚至设计了一套规避法律的措施。有些单位对重点岗位,特别是涉及工程建设、人财物管理的关键部门,没有实行定期轮岗和换岗制度,部分管理人员在同一岗位时间比较久,从而成为一些人攻关的对象。三、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建议一是深化预防警示教育。用身边人身边事警示工程建设人员从中吸取这次的教训,自觉腐蚀。同时,建立完善预警、预防的方法,注重在工程建设的所有的环节进行预防提醒,促使重点部门、岗位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守住廉洁底线。

  二是堵塞暗箱操作空间。严格落实招投标规定,完善公开制度,严禁因时间紧、任务重、特事急办等人的因素而不按规定要求办。严格前置审查,实行黑名单制。严格执行“廉政准入制”、“行贿档案查询制”,不让劣迹者过关。严格审查工程项目施工资质证书,认准项目经理证书和委托书是否与竞标人身份相符,有效防范借资质证书等欺诈现象,杜绝挂靠企业参与工程建设。

  三是增强监督制约整体合力。逐步完善“轮换岗制度”,重点岗位的领导正职,连续在同一岗位上任职不允许超出五年,其他工作人员,应本着保留骨干、不影响工作的原则,定期在内部轮换岗位。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财务审计、工程部、材料部等各部门之间的相关制约,做到权力分散,并完善责任承担机制。运用社会监督、司法监督等多种形式,充分的发挥各种监督主体对工程建设领域的约束作用。 来源:国家预防腐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