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十字路口,每一项创新技术、每一个绿色倡议、每一份对环境负责的选择,都如同播撒在广袤大地上的种子,孕育着一个更加繁荣、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
从风能与太阳能的广泛利用,到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从循环经济模式的兴起,到零废弃生活的实践……这些不单单是科技的进步或政策的推动,更是我们的意识与选择。
在6月5日至6月8日举办的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上,我们大家可以看到那些正在重塑我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可持续解决方案正汇聚于前沿阵地,展示着实现净零排放的先锋实践,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创新如何在减少碳足迹的同时增强社会经济的韧性,以及构建一个绿色、低碳地球的重要意义。
作为本次展品的亮点之一,Rockii Net-Zero净零解决方案由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知名企业罗克韦尔自动化面向中国市场需求定制打造。
“我时常从金融视角来类比和分析全球碳排放管理体系与绿色贸易规则。对于很多要出海、完成全球化布局的中国企业而言,欧盟和美国等所提出的碳排放要求便成了企业出海的必修课。我们的净零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长远发展目标和营收增长,同时也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可持续。”在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咨询经理陈思南看来,“净零”无论对于当下中国的贸易市场还是社会发展而言,其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从碳评估到碳减排,从能效管理到智能运维,Rockii Net-Zero净零解决方案可集成包括Rockii EPD Service能源绩效诊断服务、Rockii EMM能效智控平台解决方案、Rockii Master 智能运维系统在内的一系列Rockii应用,并搭载了可持续发展数字平台。
凭借软件与硬件兼备的配置,该解决方案可助力企业实现碳足迹可视化、设备高效运营、生产能耗降低、减排关键路径规划等,并以数据支持企业可持续决策。
可以看见的是,人工智能(AI)已深度融入于产业低碳的解决方案,通过充分发挥AI潜能,Rockii Net-Zero净零解决方案可助力实现更加智能的节能优化分析与运行策略优化,进而达成更加精准且高效的能源管理。
陈思南在现场采访中,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AI为整个产业所带来的革新推动力。
譬如在工厂内,除了主要的生产工序,动力公辅设施也非常重要,其中就涉及到高耗电和高碳排放的一个大户——空调,如何让它做到节能降碳?如今可以通过AI的控制算法去控制冷机和冷却塔的运行参数,在满足车间环境温度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水泵转速、风扇转速、冷冻水流量和进出水温差等,使空调运行在最低能耗区间内,从而实现低碳运营。
利用整个物理模型和AI控制联动实现降碳目标的还有新能源行业的锂电池生产。得益于AI的深度融合,通过在线视觉识别、涂布喷头控制优化、焊接参数智能分析等方式使锂电产品的质量合格率得到了极大提升;而当报废量减少,其产品碳足迹也会相应降低。
此外,在打造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智慧水务的作用将愈发重要。陈思南解释说:在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通常要经过由原水加入药物反应、沉淀、过滤、加氯气消毒的工艺流程。在这一系列的处理过程中,药物的投加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因为药物的投加量及其反应效果直接关系到自来水的最终水质和生产成本。然而,目前水行业的药剂投加很多仍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药物过量投加问题时有发生,无法满足高品质供水要求。
而通过大数据、AI和先进控制技术的深度结合,罗克韦尔智能加药投加系统可根据水质变化对加药量进行实时调节,实现全厂药剂的精确投加,在节省加药量的同时,降低了重金属对水的二次污染,出厂水质达直饮水标准,保障百姓的用水安全。
据了解,罗克韦尔亦在近期与英伟达、微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共同拓展AI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对于未来AI发展对产业与消费端的影响,作为行业专家陈思南有着自己的观察。“如今AI系统已发展到在工业中可以通过计算能力与机理模型的融合,支持高效和智能化的生产,然后再通过AI在大量数据中的训练迭代来全自动化生产和检验产品,提升合格率,降低能耗。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双碳和AI的协同高速发展,当我们的硬件、软件、算法、数据、人员技能与生产场景不断走向深度融合,将为行业生产带来颠覆性的变化。而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AI驱动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势能与浪潮之中。”
罗克韦尔于本届碳中和博览会上举办了以“智慧引领,行动启航”为主题的气候灯塔先进用例发布会,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发布《“气候灯塔”新篇章:气候变化前沿科技最新洞见——领航用例选集》。
该用例集由上海气候周研究院指导,罗克韦尔、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戴德梁行、全球智慧城市大会联合编制,基于今年4月发布的《“气候灯塔”新篇章:气候变化前沿科技最新洞见》所收录气候灯塔先进用例,对其展开深入实践细节梳理,以覆盖端到端价值实现、可衡量绿色低碳、场景化真实用例、革命性技术突破以及交互式创新交革五大维度的优势,展现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实现兼顾可持续性、生产效率、经营效益的升维突破。
“透过碳中和博览会的再度召开,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加速推进,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以科技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令我们倍感振奋,这与罗克韦尔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初衷不谋而合。” 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石安表示说。
纵观过往,2020年中国正式作出“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在陈思南的观察中,部分中国企业在2021年还不完全了解碳排放究竟是什么,但是到2022年,就已在认知层面取得了相对深入的理解。2023年,中国企业开始步入数字化碳管理的发展阶段,并同步支持国家碳足迹规则的制定。通过公开信息也能够正常的看到,在2023年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发布了一些中国在制定的碳足迹标准征求意见稿;到2024年,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15个部门已经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这就是中国的推进速度,从原来的认知层面跨越、软件管理实践,到标准制定引领,再到如今的‘灯塔’之光,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这样的响应速度和发展速度令人惊叹。”